PPT学习日志

在本文中我将记录在学习PPT中的一些知识,PPT教程来源于周瑜老师的PPT逻辑美学课程。

直达链接:https://study.163.com/course/introduction.htm?courseId=1210399809#/courseDetail?tab=1

PPT逻辑美学

包袱前置原则

✔️我曾经XX过美国总统,事情是这样的,我叫…,……

❌我叫…,……,我曾经XX过美国总统

在做PPT前要考虑:

  • 做演示的目的是什么?
  • 想传达的最重要信息是什么?
  • 表达方式/结构如何构建

如何一秒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?

追索性的注意称为有意注意

  • 有冲突的故事才能吸引观众

冲突:周瑜打黄盖

低概率事件:车祸

非程序性反应:一个愿打一个愿挨

  • 在表达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将有意注意提到前方,然后再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,这种逻辑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。
SCQA模型
  • S情景——交代背景、情景、事实引入
  • C冲突——实际情况往往违背预期
  • Q疑问——怎么办/怎么回事?
  • A回答——解决方案/答案

偶发性的注意称为无意注意

  • 创造与观众有关的未知变化

image-20201229164013450

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味觉、嗅觉(感官刺激)

视频 > 图片/图标 > 图表 > 表格 > 文字 > 段落

如何维持观众的注意力

有节奏地释放刺激

因为我们的感受功能收到的刺激越强,我们灵魂为了战胜这种印象而发出的反作用就越强。

感受转换是克服疲劳、抵抗习惯影响的最有力的手段。

席勒

悬念是指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之间观众的这段心理活动。

  • 通过埋下悬念,制造有意注意,从而维持观众的注意力。
  • 通过持续制造悬念来持续提升观众注意力。
  • 通过提出一个终极问题直到最后得以解决。

结论前置原则

在汇报过程中听众更想看到的是结果

在演示逻辑中,图表佐证观点而不是图表得出观点